佛山醒獅

佛山醒獅

編 號:B16009
人氣指數
6779

佛山醒獅

佛山醒獅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獅子的樣貌,皆是對獅子形態宛然不同的藝術詮譯。

一般認為,中國獅子的引入發生於中國歷史上的漢朝時期。天竺、獅子國的外使朝貢,使宮庭的藝術部門有了發揮機會。隨之,模模擬獅的藝術應機而生;可 見漢史書《漢書禮樂誌》、唐史書《通典》、《舊唐書‧音樂誌》、《樂府雜錄.龜茲部》都有文字描述。白居易《西涼伎》詩中有提及獅子舞是西涼舞種之一支。[1]

時至明、清,這項表演藝術經常與武術及武館相聯。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日本本島的獅子舞,據說引入自中國。實際年份尚待考核。朝鮮半島,亦有舞獅,但與中日獅子在技法上又有差異。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受到大力推廣。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的中國城或華人街,每年舞龍、舞獅都是必備的節目。

二十世紀中以前,舞獅經常被連繫上地下組織。社會一般家庭對舞獅等抱持負面態度。但二十世紀中後期,通過諸如香港邵氏電影「南北獅王」、少林小子黃飛鴻等電影,以及舞獅的國際化而逐漸扭轉其形勢。如今已成不少港、台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

南獅又稱醒獅、廣東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功架。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獅子神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

南獅的獅頭,有說來自年獸的造形。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早年甚至以鐵製做,舞者身備利器,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

南獅的獅頭一般上可分為鶴山裝獅佛山裝獅:佛山裝獅的獅頭較大而圓,額位寬而有勢,嘴較平闊;而鶴山裝獅的獅頭較扁而長,嘴突出如鴨嘴狀,因此內行人又稱之為「鴨嘴獅」。

傳統上,南獅獅頭造型上有「劉備獅」、「關羽獅」、「張飛獅」之分。

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根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南獅的舞動花樣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透過表現自己的樁功, 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扎扎實實的下盤功夫和熟練的配合。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採青」最為常見。

相傳「採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現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徵。農曆新年時,舞獅在嘈吵的炮仗聲中每門每戶拍門求利是(紅包)。「青」用的是生菜。為了增加娛樂性,把生菜及利市(紅包)高高地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採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傳統上,在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

南獅比賽種類可分為高椿獅藝競賽傳統獅藝競賽,其中較主流的為高樁(梅花樁-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樁)獅藝的比賽。

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美國等地,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性的醒獅大賽。而較有著名的國際比賽有兩年一度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而則是現時比賽必有的項目。